关于开展2025年涪陵区社科规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科技处发布时间:2025-02-22浏览次数:10

关于开展2025年涪陵区社科规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按照《重庆市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涪府发〔200996号)《重庆市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涪陵委办发〔20194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将开展2025年涪陵区社科规划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涪陵发展实际开展社科研究,坚持基础理论性研究和应用对策性研究并重,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选题要求

2025年重庆市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选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2025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方向和重点,申请人应结合工作实际或学科优势或前期研究成果进行申报。

《指南》中“重大项目”“重点项目”所有选题条目和“一般项目”选题中标“*”的条目为方向性条目,申请人须在选题条目基础上,从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研究视角和侧重点,设计具体申报题目。基础理论性研究要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应用对策性研究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学科范围

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学科分类,即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统计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宗教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体育学、管理学。其他学科按相近原则归并到前述相关学科。

四、申报条件

(一)在涪陵区内工作,遵纪守法,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二)申报重大、重点、一般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副处级及以上职务或硕士及以上学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必须有两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副处级及以上职务的专家或领导书面推荐;

(三)本年度拟根据实际申报情况增设青年人才项目,申报人(包括项目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以申报截止日期为准),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科级及以上),或者具有硕士学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必须有两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副处级及以上)的同行专家、领导进行书面推荐;青年人才项目未单列选题,申报人可从《指南》所列的所有条目中进行选择;

(四)申请重点及以上项目负责人,必须是主持完成过省(部)级及以上社科规划项目的负责人;

(五)申请人只能申请一个项目,项目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研究;

(六)2025310日前有涪陵区社科规划在研项目未结项或暂缓结项的不能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

(七)项目参加者或推荐人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资格;

(八)2020年以来(含2020年)被撤项的社科基金项目(包括国家、市级、区级)负责人不能申请。

五、工作安排

请各二级单位统一组织,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

(一)时间要求

各二级单位报送材料校内截止时间:2025319日。

(二)材料要求

各二级单位收齐本单位申报材料后,按要求进行报送,所需材料包括《重庆市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附件2)《重庆市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论证〉活页》(附件3)以及《重庆市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一览表》(附件4)。

纸质版材料:

《申请书》《〈项目论证〉活页》(A3纸双面印制、各一式5份)报送至科研处致远楼526室,填写时不得改动表格内容和格式。

电子版材料:

《申请书》《〈项目论证〉活页》(word版、以负责人+申请书/活页命名)《申报一览表》(word版、以二级单位+申报一览表命名)发送至科研处邮箱kyc@yznu.edu.cn,《申请书》《〈项目论证〉活页》内容需与纸质版材料保持一致。

六、注意事项

(一)项目结项的最终成果名称需与项目立项名称完全一致;

(二)若有重要事项变更的,需结项前一个月提交重要事项变更登记表,经区社科联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

(三)最终成果形式严格按照规范格式撰写(详见附件5)。

联系人:周峰 72790388

 

附件

1. 2025年重庆市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选题指南.doc

2. 重庆市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doc

3. 重庆市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论证》活页.docx

4. 2025年重庆市涪陵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一览表.docx

5. 最终成果规范格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