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2026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科技处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10

关于开展2025~2026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工作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依据《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年)》,开展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服务重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决定开展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5-2026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本质特征、内涵要求和目标路径,按照教育强国、教育强市行动要求,聚焦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助力重庆高校数字化转型,助推重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为重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立项要求

1.立足重庆实践,促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范式创新,赋能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赋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赋能重庆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提升。

2.坚持问题导向,贴近重庆高校实际,着眼重庆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的体系化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与实际应用,突出创新性和实践性。

3.明确目标任务,研究设计科学,研究路线清晰,研究举措具体,研究基础扎实,研究力量较强,研究成果可期。

4.注重推广应用,选题应具有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价值,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具有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三、立项类别

1.申报类别。本年度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

申报者参考《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5~2026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附件1),根据研究需求、自身优势、团队条件选报课题类别

2.申报限额。本次课题申报仍采取限额申报的原则,我校申报指标为15项,其中重点课题为5科研处将遵照相关程序组织课题申报评审、公示,按照申报推荐指标审核上报

四、申报条件

1.课题申报人可根据《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5~2026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附件1)的选题范围,结合我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本单位、本学科领域的实际确定课题题目。

2.学会课题申报者必须是实际主持工作和从事课题研究工作的负责人,且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须由2名校内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3.每个课题负责人限报1项。截止2025930日前,凡学会课题未结项的负责人不得申报。近5年已有相同或相近立项课题,或已有较为成熟研究成果的,如无创新和推广应用成果的不再申报。

4.已获得同级或更高级别的高教课题立项的相同研究内容的课题,不得重复申报学会课题。对已推荐参加同级或更高级别的高教课题评选,未获立项的课题,如研究内容没有实质性更新的课题,也不得重复申报学会课题。

5.申报重点项目的团队,除课题负责人外,不超过8人;申报一般项目的团队,除课题负责人外,不超过6人。

五、研究时限

本次课题完成时限一般为2年(需要一定周期的实验性研究和以专著为主要成果的基础理论研究,原则上可延长1年)。

六、组织工作

1.材料填报。申报人按学会课题指南(附件1)要求填写《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附件2,同时填写《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附件3,相关表格亦可登录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网站“通知文件”栏目中下载(www.cqgjxh.com/down/shownews.php?lang=cn&id=1846

2.材料要求。

电子版材料:《申报书》《活页》发送至科研处邮箱kyc@yznu.edu.cn

纸质版材料:《申报书》(一式一份,A4纸双面印制)报送至科研处致远楼526室。

3.时间安排。

电子版、纸质版申报材料校内提交截止时间:2025929日。

4.推荐报送。科研处将于20251010日前公示上报课题名单同时,确认推荐上报课题申报人需于20251017日前登录重庆市高教研究项目评审平台(网址:http://gjyj.cqtbi.edu.cn)进行网上填报,科研处在系统中审核并确认后提交学会。

联系人:周峰 72790388     马帅 72790285

 

附件:

1.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2025-2026年度).pdf

2.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

3.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设计论证活页.doc